《實驗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動物模型制備指南》國家標準指導性技術文件發布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記者今天從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獲悉,《實驗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動物模型制備指南》(標準號:20201828-Z-469)國家標準指導性技術文件近日已正式發布,并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COVID-19動物模型是用SARS-CoV-2病毒株人工感染動物,使其能夠模擬COVID-19的臨床表現、發病過程、病理生理學變化、免疫學反應等特征的疾病動物。
本文件分別從易感性動物、代表性病原、疾病再現最大化/規范化和生物安全等方面強調模型制備原則。從動物選擇、病原準備、感染途徑、感染劑量、感染環境以及檢測方法等方面給出模型制備方法建議。從臨床癥狀、抗原抗體檢測、病理學檢查等方面給出模型評價指標。
2020年1月28日,秦川教授在WHO會議介紹了本文件中動物模型研制方法和評價的標準,被各國世界各國陸續采用,為世界各國的新冠肺炎實驗研究和疫苗藥物研發做出了貢獻。
按照這個文件制備的動物模型已經成功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的研究、120多種藥物篩選和39種疫苗的評價,與本文件對應的科研文章發表在《自然》雜志。
該文件制定遵照科學性原則、動物福利原則、經濟性原則和安全性性原則,避免重復和無效的實驗動物模型制備和發生危害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事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聯合編制,歸口單位為全國實驗動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1)。
與本文件配套的團體標準《實驗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動物模型制備技術規范》(標準號:T/CALAS 98-2020)規定模型制備過程各環節的技術操作規范,于2020年12月1日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正式發布,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